淮南联合大学“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

发布日期:2008-05-21 14:31:34.0 信息来源:JWC 浏览次数: 作者:JWC

2006——2010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内涵的基石,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科学地规划专业建设,是我校谋求发展,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根据《淮南联合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趋势及我校办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淮南联合大学2006-2010年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的现状

我校是受淮南市政府与省教育厅双重领导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多年来,学校主动适应我市、我省及周边省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老专业,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对一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大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截止目前,我校的33个常设专业涵盖机械制造类、土建施工类、化工技术类、制药技术类、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财经金融类、经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医药卫生类、语言文化类、法律实务类等多个专业门类。

经过多年办学,绝大多数现有专业已具备胜任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和教学条件,有的已办出一定特色,被社会和高教同行高度认可。但由于多种原因,各专业之间建设发展还不够平衡,有的专业师资队伍较弱、教学条件不足,有的专业缺乏特色。为此,必须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为先导,主动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学校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以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专业建设,实现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三、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客观变化,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突出专业内涵建设,注重质量与特色建设,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的关系,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与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专业布局,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3.坚持全面建设与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所有举办专业必须按合格办学标准进行全面建设。开拓新兴、交叉专业。重点建设一定数量的骨干专业,发展优势、特色专业,突出学校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

四、专业建设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在现有33个常设专业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申办新专业,重点建设机械设计制造类,公共服务类、经济类专业,力争“十一五”期间有36个左右的常设专业,要设置社会需求量大的急需专业、新兴学科,基本形成合理的专业学科结构,逐步构建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对现有专业的改造,对于连续两年以上招生不景气或一次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调整或停办;对招生形势好和就业率高的骨干专业重点建设。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发展专业特色,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加强专业实验室规划和建设,形成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和特色专业。

(二)精品专业建设

选择一批专业基础较好,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专业作为精品(特色)专业。完善精品(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到2010年,建成56个校级精品专业,23个省级精品专业。精品专业的各项指标达到教育部有关专业评估指标的优秀评价标准,建成在省内甚至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特色专业,提升办学实力,拓展发展空间。例如:模具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要在校级精品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建成省级精品专业,主要着力点在专业培养特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的实践教学硬件投入;化工系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化学制药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办成精品专业。

必须十分重视特色专业的建设,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学校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将一些优势专业进行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特色专业。如把电子技术、电力技术与建筑类专业进行拼接,营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和“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之类的特色新专业;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护理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继续加强护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把会计专业建成“市场有需求、自身有能力、品牌形象好、就业有出路、社会有影响”的特色专业;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重点建设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等特色专业。到2010年创建23个交叉融合的宽口径、复合型专业;23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专业,并使之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方面要明显优于省内同类院校相同专业的毕业生。

、专业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职业知识面较宽、职业素质高等特点。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各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计划,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办法和具体措施。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方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每年定期召开用人单位、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新专业培养计划和老专业的调整方案。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的技术应用针对性、应用性。将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按照突出先进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增大实训、实验等实践性课程教学比例,按照职业岗位(群)对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设课程体系。基础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课堂教学与实训、实验有机结合;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东西精选出来,专业课程要把生产现场的相关现代高新技术知识及时充实进去,充分考虑把最必需的知识及其应用教给学生;始终贯穿素质,既要保证传授最基础的技术知识,又能让学生接受较多的最新动态性知识,掌握一些具有应用潜力和再生作用、能适应未来变化、服务知识经济的知识和能力,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提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必须达到技能培养要求为标准,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建立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先进性。校内实训、实验基地主要以基础实训、实验能力等常规通用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校外实训、实验基地以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素质提高的培养为主。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构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更新实验内容,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以电教为主,增加工艺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上,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到基地的科研功能,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各系部、各专业均应积极建设相对稳定的实验实训基地,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新建专业实验室20多个,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每个专业保证有23个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和生产实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我们开展产学结合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能够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

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

1.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建设水平应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或近期生产技术发展的装备水平相匹配;

2. 全校一盘棋,全面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避免各专业之间重复建设,提高设备和场地的利用率。优先投入受益面大的公共实训实习基地项目;

3.注意科技、生产及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对实验实训基地的功能要求,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

4. 对于需用巨大投资才能实现的硬件条件,要充分利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建立模拟仿真实训室,使学生在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在可控状态下完成实训教学要求。鼓励自行设计、安装、调试实训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增加“开放式”实训室,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

通过各种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保证学生的技能培养。同时注意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各专业必须将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建立起高职高专毕业生“双证书”培养制度,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四)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教学骨干、专业负责人制度,以形成专业结构合理、“双师型”比例高、专兼结合的师资梯队为目标,鼓励教师一专多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根据学校“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针对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将继续实行“外引内培”双结合方针,以“内培”为主,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增加师资培训经费,对无硕士学位、无双师素质的青年教师实行普遍培养的措施。至2010年,使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要达到专任教师总数70%以上。

继续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要淡化专业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力争到2010年,使我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含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

选拔部分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重点是针对从企业引进的实践应用能力强、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参加较高层次的专业进修;让部分教师下到基层企事业单位锻炼。对于没有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尽可能多安排他们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实习,参与实习单位的技术和科研丰富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知识和能力。

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专业带头人。加大学术梯队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加强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尤其要重视中青年专业带头人的选拔、扶持、培养工作;加快专业带头人配备进程,制定专业带头人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考核等办法,每个专业必须配备1名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每个专业至少培养1名以上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同时对培养对象实行滚动管理。

通过师资培养专项经费和更具有激励作用的校内岗位津贴制度,促使师资队伍建设自驱动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五)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是办好高等技术应用型学校的基本途径,产学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要,产学研结合是对高职教师的必然要求。提倡教师人人参与科学研究、教改研究、技术应用服务等工作,努力形成本学科专业的研究特色和服务专长。从2006年起,学校将逐年增加科研经费,在此基础上争取有一批高质量的省、市级科研及教改项目立项研究。 

科研促进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产生科研成果。利用科研单位的仪器设备、实验装置进行现场教学;利用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通过科研形成的一系列思想方法,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各专业在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选择条件较好、实力较强的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特别是人才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应用服务,利用专业优势,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知名企业、公司的支持、参与办学,在教师培训科和参与企业研发、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协作,力争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

(六)专业图书资料和教材建设

专业图书资料和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我校的定位、特色和专业自身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图书资料和教材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图书馆和各系部要积极建立专业图书资料的订购和利用机制,增加图书、音像资料种类和数量,满足专业建设需要,争取到“十一五”期末,藏书量达到50万册以上。

在教材选用上,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高专教材,以及能够反映先进技术发展水平,特色鲜明,并能够满足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教材达到实际使用教材的80%以上。针对专业实际,有选择地开展教材特别是专业选修课教材的编写研究,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职业理论“必要、够用”、突出职业技能、职业能力要求,做到综合性、实用性、先进性、时效性;体现理论知识为技能培养服务的原则,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便于在教学中边讲边练,教授、示范、练习结合;体现培养目标的规格及要求,强调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知识、身体全面素质的培养;采取“选"与”编"并举,避免采用“本科压缩型”教材,按照要求确定本系专业的教材编写计划,同时注重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与开发。建设独具特色的精品教材。

专业建设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

“十一五”期间,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强化对专业建设的宏观指导,各系专业建设委员会制订本系详细的专业建设规划,各专业制订本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和具体目标。

2、加强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包括领导力、政策力、人力和物力投入,特别是专项建设经费的投入和相关政策的配套。专业建设的投入包括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投入。依据各系专业建设规划和实验室建设计划的完备性,每年学校经费预算中的仪器设备费、科研费和师资培训费中安排专项建设经费,2006年为50万,2007年为60万,20082010年每年达100万元以上。

3、强化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本校教师与校内兼职教师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师资梯队。

4、建立专业建设的评估与检查制度,特别是重点专业、新专业建设的检查评估制度,督促各系按建设实施计划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工作。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